文章
异常的盘绕特征揭示了北极中部常年海冰下浮游有孔虫 Neogloboquadrina pchyderma 的特殊繁殖策略
Weitkamp TM、Bird C、Darling KF、Hsiang AY、Ramsay J、Vermassen F 和 Coxall HK (2025) 异常的盘绕特征揭示了中北极常年海冰下浮游有孔虫 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 的特殊繁殖策略。海洋微古生物学,201,艺术。编号:102503。https://doi.org/10.1016/j.marmicro.2025.102503
文章
北极浮游有孔虫 Neogloboquadrina pchyderma 的微生物组由发酵细菌和碳水化合物降解细菌以及细胞内硅藻叶绿体库组成
Bird C、Darling K、Thiessen R 和 Pieńkowski AJ (2025) 北极浮游有孔虫 Neogloboquadrina pchyderma 的微生物组由发酵细菌和碳水化合物降解细菌以及细胞内硅藻叶绿体库组成。生物地球科学,22(17)。 https://doi.org/10.5194/bg-22-4545-2025
文章
北冰洋夏季海冰下浮游有孔虫的分布和丰度
Vermassen F, Bird C, Weitkamp TM, Darling KF, Farnelid H, Heuzé C, Hsiang AY, Karam S, Stranne C, Sundbom M & Coxall HK (2025) 北冰洋夏季海冰下浮游有孔虫的分布和丰度。生物地球科学,22 (9),第 2261-2286 页。 https://doi.org/10.5194/bg-22-2261-2025
文章
能够同化无机氮的异养有孔虫
Bird C、LeKieffre C、Jauffrais T、Meibom A、Geslin E、Filipsson HL、Maire O、Fehrenbacher JS 和 Russell AD (2020) 能够进行无机氮同化的异养有孔虫。微生物学前沿,11,艺术。编号:604979。https://doi.org/10.3389/fmicb.2020.604979
文章
东北大西洋氨(有孔虫)的遗传多样性、形态、生物地理学和分类名称
Bird C、Schweizer M、Roberts A、Austin WEN、Knudsen KL、Evans KM、Filipsson HL、Sayer MDJ、Geslin E 和 Darling KF (2020) 东北大西洋氨(有孔虫)的遗传多样性、形态、生物地理学和分类学名称。海洋微型古生物学,155,艺术。编号:101726。https://doi.org/10.1016/j.marmicro.2019.02.001
文章
16S 和 aprA 基因分析揭示潮间带底栖有孔虫细胞内硫循环相关细菌的富集
Salonen IS、Chronopoulou P、Bird C、Reichart G 和 Koho KA (2019) 通过 16S 和 aprA 基因分析揭示潮间带底栖有孔虫细胞内硫循环相关细菌的富集。科学报告,9,艺术。编号:11692。https://doi.org/10.1038/s41598-019-48166-5
文章
元条形码洞察潮间带底栖有孔虫的营养行为和身份
Chronopoulou P、Salonen I、Bird C、Reichart G 和 Koho KA (2019) 元条形码洞察潮间带底栖有孔虫的营养行为和身份。微生物学前沿,10,艺术。编号:1169。https://doi.org/10.3389/fmicb.2019.01169
文章
通过基于有孔虫的地球化学和动物群落评估波罗的海温度、盐度和缺氧的代理特征
Groeneveld J、Filipsson HL、Austin WEN、Darling K、McCarthy D、Krupinski NBQ、Bird C 和 Schweizer M (2018) 通过基于有孔虫的地球化学和动物群落评估波罗的海温度、盐度和缺氧的代理特征。微型古生物学杂志,37 (2),第 403-429 页。 https://doi.org/10.5194/jm-37-403-2018
文章
16S rRNA 基因元条形码和 TEM 揭示了 Neogloboquadrina(浮游有孔虫)属内不同的生态策略
Bird C、Darling KF、Russell AD、Fehrenbacher JS、Davis CV、Free A 和 Ngwenya BT (2018) 16S rRNA 基因元条形码和 TEM 揭示了 Neogloboquadrina 属(浮游有孔虫)内不同的生态策略。公共图书馆一号,13 (1),艺术。编号:e0191653。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91653
文章
通过 16S rRNA 元条形码揭示主要海洋浮游钙化生物(Globigerina bulloides、Foraminifera)内的蓝藻内生物
Bird C、Darling K、Russell A、Davis C、Jennifer F、Free A、Wyman M 和 Ngwenya B (2017) 通过 16S rRNA 元条形码揭示了主要海洋浮游钙化生物(Globigerina bulloides、有孔虫)内的蓝藻内生物。生物地球科学,14,第 901-920 页。 https://doi.org/10.5194/bg-14-901-2017
文章
东北大西洋Elphidiidae(有孔虫)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地理学和形态
Darling KF、Schweizer M、Luise Knudsen K、Evans KM、Bird C、Roberts A、Filipsson HL、Kim J、Gudmundsson G、Wade CM、Sayer MDJ 和 Austin WEN (2016) 东北地区 Elphidiidae(有孔虫)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地理学和形态 大西洋。海洋微型古生物学,129,第 1-23 页。 https://doi.org/10.1016/j.marmicro.2016.09.001
文章
对牲畜粪便中大肠杆菌的定量 PCR 分析表明,相对于极端温度下的可培养计数,种群恢复能力有所增强
Oliver D、Bird C、Burd E 和 Wyman M (2016) 对牲畜粪便中大肠杆菌的定量 PCR 分析表明,相对于极端温度下的可培养计数,种群恢复能力有所增强。环境科学与技术,50 (17),第 9497-9505 页。 https://doi.org/10.1021/acs.est.6b02657
文章
一种新的综合分类方法:分子和形态系统学与底栖有孔虫模式材料的融合
Roberts A、Austin W、Evans K、Bird C、Schweizer M 和 Darling K (2016) 一种新的综合分类方法:分子和形态系统学与底栖有孔虫模式材料的融合。公共图书馆一号,11(7),艺术。编号:e0158754。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58754
文章
在含氧和缺氧水中反硝化来自阿拉伯海的表达 nosZ(编码一氧化二氮还原酶的基因)的 alphaproteobacteria
Wyman M、Hodgson S 和 Bird C (2013) 在含氧和缺氧水中反硝化来自阿拉伯海的表达 nosZ(编码一氧化二氮还原酶的基因)的 alphaproteobacteria。应用和环境微生物学,79 (8),第 2670-2681 页。 https://doi.org/10.1128/AEM.03705-12
文章
具有转录活性的异养固氮生物广泛存在于阿拉伯海的上层水体中
Bird C 和 Wyman M (2013) 具有转录活性的异养固氮生物广泛存在于阿拉伯海的上层水体中。FEMS 微生物学生态学,84 (1),第 189-200 页。 https://doi.org/10.1111/1574-6941.12049
文章
海洋微微蓝杆菌、聚球藻中缺乏对铵对亚硝酸盐同化的控制。菌株 WH 8103
Wyman M & Bird C (2007) 在海洋微微蓝细菌、聚球藻中缺乏对铵对亚硝酸盐同化的控制。菌株 WH 8103。应用和环境微生物学,73 (9),第 3028-3033 页。 https://doi.org/10.1128/AEM.02606-06
文章
阿拉伯海浮游固氮型 γ-变形菌未培养分支的空间分布和转录活性
Bird C、Martinez Martinez J、O'Donnell AG 和 Wyman M (2005) 阿拉伯海浮游固氮 γ-变形菌未培养分支的空间分布和转录活性。应用和环境微生物学,71 (4),第 2079-2085 页。 https://doi.org/10.1128/AEM.71.4.2079-2085.2005
文章
海洋超微型浮游蓝藻聚球藻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同化系统。菌株 WH 8103:氮源和可用性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Bird C 和 Wyman M (2003) 海洋超微型浮游蓝藻聚球藻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同化系统。菌株 WH 8103:氮源和可用性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应用和环境微生物学,69 (12),第 7009-7018 页。 https://doi.org/10.1128/AEM.69.12.7009-7018.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