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章节
详情
引用
Elliott-Smith D (2023)“酷儿狼、狼男孩和熊人,天哪!”:新酷儿恐怖电影和电视中的狼。在:酷儿哥特式:爱丁堡伴侣。爱丁堡哥特式同伴。爱丁堡:爱丁堡大学出版社。 https://edinburghuniversitypress.com/book-queer-gothic.html
摘要狼人形象的出现既可以通过“多毛赋权”或“毛茸茸的抗议”来庆祝边缘化性群体所感受到的共同的差异性,也可以对与这种怪物相关的羞耻感进行复杂的协商。这些范围包括:酷儿男性主体所感受到的可耻女性联想的阉割耻辱,到“变形”狼人所体现的男性-女性气质、月经和酷儿女性欲望的复杂重新配置。本章还发展了芭芭拉·克里德(Barbara Creed,2005)对《婴儿神经症史》(1918)中弗洛伊德“狼人”案例的重读,她暗示在“狼人电影中,男性身体被渲染为女性化和不可思议的——动物毛发发芽,肉体改变形状……”。 (151-2)。它与对狼人案的其他酷儿解释(Leo Bersani,1993)以及最近以酷儿身份的狼人为特色的酷儿恐怖电影和电视作品有关,例如讽刺恐怖电影和电视标题:《酷儿狼的诅咒》(1987),《我是一个十几岁的熊人!》 (2011)、《华尔街之狼》(2002) 和面向酷儿的哥特式肥皂剧《少狼》、《真爱如血》和《巢穴》(2007-2009),以及《克罗默之狼》(2000)、《武士》(2014) 和《礼貌》(2017) 中对酷儿狼的孤立和渴望陪伴的更严肃的描述。
状态 | 正在发布 |
---|---|
系列标题 | 爱丁堡哥特式同伴 |
发布商 | 爱丁堡大学出版社 |
发布商网址 | https://edinburghuniversitypress.com/book-queer-gothic.html |
出版地 | 爱丁堡 |
系列的 ISSN | 9781474494380 |
ISBN | 9781474494380 |
人 (1)
电影与性别研究、传播、媒体和文化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