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详情
引用
Payne C、Grace K、Phuong VH、Phuoc NN、Dung TT、Phuoc LH 和 Crumlish M (2023) 探索 20 年来越南条纹鲶鱼 (Pangasianodonhypophamus) 养殖场中鲶鱼爱德华氏菌 (Edwardsiella ictaluri) 的遗传多样性。海洋科学前沿,10,艺术。编号:1270968。https://doi.org/10.3389/fmars.2023.1270968
摘要自 1999 年首次发现以来,鲶鱼爱德华氏菌 (Edwardsiella ictaluri) 爆发的疾病仍然是越南鲶鱼养殖业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为了更好地了解在越南条纹鲶鱼 (Pangasianodonhypophamus) 养殖场中循环的鮰鱼种群结构,本研究旨在调查从 2001 年至 2021 年间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发生的自然疾病爆发中回收的 83 个鲶鱼分离株的遗传多样性。脉冲场凝胶电泳将分离株在限制后分为 15 种脉冲型 用 speI 进行消化,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为 0.8548。从最近不同省份爆发的疫情中回收的分离株的基因指纹高度共享(100%相似),表明位于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生产系统内的克隆扩张。这项研究的结果还表明,该地区流行的鲫鱼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变化,因为2001年至2011年期间恢复的分离株与2017年之后恢复的分离株在遗传上不同。此外,2004年和2010年之后恢复的分离株分别缺乏毒力基因traD和5.8 Kb质粒DNA片段。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需要对鲶鱼进行持续的流行病学监测,以确保越南条纹鲶鱼行业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保持稳健和有效。
关键字Edwardsiella ictaluri、Pangasius 杆菌坏死、Pangasiodon hyperphamus、越南、基因分型、质粒、毒力
期刊海洋科学前沿:第 10 卷
| 状态 | 已发布 |
|---|---|
| 资助者 | IDRC 国际发展研究中心 |
| 发布日期 | 31/12/2023 |
| 在线发布日期 | 31/12/2023 |
| 期刊接受日期 | 01/12/2023 |
| 网址 | http://hdl.handle.net/1893/35730 |
| 发布商 | Frontiers Media SA |
| eISSN | 2296-7745 |
人 (1)
水产养殖研究所教授
项目 (1)
水产养殖中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疫苗 个人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