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演讲
详情
引用
Elliott-Smith D (2021)“酷儿狼、狼女孩和熊人,天哪!”:新酷儿恐怖电影和电视中的狼。政治与恐怖,milan米兰体育,2021年5月7日-2021年5月8日。
摘要恐怖电影对“他者”的表现长期以来被理解为社会弊病、焦虑和不安的象征性表现。非规范的性行为往往是这些担忧以及酷儿、男女同性恋性行为对“假定的异性恋”观众构成的威胁中的主要原因。在我之前的研究(酷儿恐怖电影和电视(2016))中,我认为对恐怖电影中可怕的同性恋的研究也揭示了酷儿、男女同性恋观众对威胁常态的怪物的对立认同所带来的庆祝乐趣。然而,绝大多数此类研究必须首先跨越解读电影怪物的象征性同性恋潜力;很少有人认为同性恋恶棍和受害者的露骨表现是一样的。这项研究偏离了将“出局”酷儿怪物视为异性恋焦虑和恐惧象征的分析,而是将讨论的焦点转向同性恋亚文化内部的焦虑。 特别是,狼人形象的出现既可以通过“多毛赋权”或“毛茸茸的抗议”来庆祝边缘化性行为所感受到的共同的他者性,也可以对与这种怪物相关的羞耻感进行复杂的协商。这些范围包括:酷儿男性主体所感受到的可耻女性联想的阉割耻辱,到“变形”狼人所体现的男性-女性气质、月经和酷儿女性欲望的复杂重新配置。 本章还发展了芭芭拉·克里德(Barbara Creed,2005)对《婴儿神经症史》(1918)中弗洛伊德“狼人”案例的重读,她暗示在“狼人电影中,男性身体被渲染成女性化和不可思议的——动物毛发发芽,肉体改变形状……”。 (151-2)。它与对狼人案的其他酷儿解释(Leo Bersani,1993)以及最近以酷儿身份的狼人为特色的酷儿恐怖电影和电视作品有关,例如讽刺恐怖电影和电视标题:《酷儿狼的诅咒》(1987),《我是一个十几岁的熊人!》 (2011)、《华尔街之狼》(2002) 和面向酷儿的哥特式肥皂剧《少狼》、《真爱如血》和《巢穴》(2007-2009),以及《克罗默之狼》(2000)、《武士》(2014) 和《礼貌》(2017) 中对酷儿狼的孤立和渴望陪伴的更严肃的描述。本章将论证,酷儿恐怖亚类型中狼人的存在允许对被压抑的同性恋进行一种自相矛盾的庆祝。以及对酷儿观众有问题的性别比喻的可笑否认。
状态 | 未发布 |
---|---|
会议 | 政治与恐怖 |
会议地点 | milan米兰体育 |
日期 |
人 (1)
电影与性别研究、传播、媒体和文化高级讲师